微信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咨询益小宝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咨询心智小宝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咨询视安小宝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咨询培训小助手客服

我国大量低收入人群、特定弱势群体是由社会工作者提供直接服务和帮扶,社会工作者对于低收入人群、特定弱势群体的了解程度和服务能力,对于低收入人群、特定弱势群体保障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在各界支持下,益宝联合各方开展残障社工、金融社工专题培训,打造培训模式。

(一)残障社会工作者通识性培训

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障人士,从出生、康复、教育到就业、社会融入等各维度,需要全生命周期、多维度的社会保障和服务。

作为社会服务和发展建设中重要的服务力量,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服务的重要服务群体之一就是残障人士及其家庭。

然而,我国社会工作培养体系里关于残障的系统学习机会较少。我们对一所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问卷调研发现,91%很少或没有阅读过残障有关的书,71%表示从未学过和残障有关的专业课程,只有13%表示他们为残障人群开展过相关服务。与此同时,大家普遍表示非常感兴趣系统学习助残课程,“希望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思维”,“希望通过系统学习,为以后的服务打下基础”,“希望能够帮助残疾人融入社区生活,提升对残疾人的认识”等。

因此,我们各方联合,邀请国内助残领域十位优秀的专家组建授课团队,针对社会工作者开展一系列助残通识性的公益培训,旨在帮助我国社会工作学生、社会工作者、特教机构和助残机构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残障领域基础常识。

1.培训目标

(1)使社会工作者、助残领域工作人员和家长组织骨干全面了解并熟悉残障领域现状,提升自身在助残方面的知识和理念;

(2)支持社工专业学生、社区工作者开展实务行动,提升社工助残意识和能力,为残障人士就业、生活和学习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

(3)从助残社工服务的体系化学习入手,掌握助残领域的基本服务脉络,学习一些重要的助残实务操作方法,为未来迅速进入职业发展轨道奠基。

2.培训组织

(1)发起方:北京城市学院社工实务研究中心 益宝·心智宝

(2)联合发起方:西安联众力社工、融爱融乐、慧灵、利智、成都天使心、知弈咨询、融易咨询、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

(3)联合实施方:中国教育研修培训中心

3.培训对象

(1)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本科与MSW)

(2)社工机构、特教学校、康复机构、公益组织从业者

(3)残联、街道、社区工作人员

(4)残障领域家长组织成员

(5)感兴趣残障服务和领域推动的人士

4.培训课程

5.培训师资简介

姓名 简介
张巍 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学院公法学硕士、博士候选。知弈咨询合伙人,心智障碍服务创新联会创始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北京银杏公益基金会监事,北京残疾人工作十三五规划顾问。
陈戎东 上海闵行区吴泾慧灵社区助残服务中心(上海慧灵)服务主任。曾任加拿大方舟团体居家生活助理,拥有加拿大英属不列颠大学尚德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士学位。国有大型企业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部干部,国际顶尖商学院研究助理和MBA助教,为摩根士丹利等一流国际企业提供管理培训。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的研究人员之一,曾在《社会创业家》杂志开设过专栏。
李红 北京晓更助残基金会理事长,北京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总干事。在残障公益领域有10年以上的实践及管理经验,工作议题涉及融合教育、融合就业、农村残障群体社区康复及社会融合、民间残障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等领域。
周海滨 融易咨询创始人、CEO,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商业和残障网络中国分支秘书长,全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监事长,国际劳工组织残障平等培训认证引导师,北京百行宜众助残法律服务与研究中心理事。曾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残障者平等就业项目协调员,2012年起负责协调“用立法促进残障者平等劳动与机会项目(中国)”,与合作伙伴推动在中国建立支持性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商业和残障企业网络。
周玲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博士,北京城市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益宝创始人,银杏伙伴,艾问未来金融影响力人物,哈佛社会创新SEED成员,G20青年企业家联盟菁英榜单成员,曾拥有九年公益基金会从业经验,多家社会组织理事、监事。专业领域:社会组织管理、金融社工。
冯璐 北京丰台利智康复中心主任,理事,中级社工师。从事心智障碍者服务超过10年。曾就职于世界宣明会北京办事处,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服务及支持;2011年5月,作为二代接班人的身份掌舵利智,带领团队开始了在利智路上的传承和探索之旅。
何乃柱 民族社会学博士、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中国-东盟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西社会工作培训与评估专家、广西青联委员。他长期致力于公益慈善研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长达16年,曾获中宣部授予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央文明办授予的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社工协会授予的全国百名最美社工等荣誉称号。
张丽宏 西安联众力社工发展中心理事长 西北大学社工硕士,银杏伙伴,高级社工师,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专家,陕西省社会组织评估专家组成员,陕西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任全国多家社会组织发展顾问、理事、监事。
蔡聪 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理事,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合伙人,中级社工师,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哈佛大学法学院残障项目培训师,联合国促进残障权利伙伴关系中国项目课程开发顾问。曾任《残疾人之友》栏目的编导,《有人》杂志主编,先后主持编撰残障相关系列报告。奇葩说第4季辩手之一。从事残障领域推动超过10年。
解岩 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创始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兼秘书长,残障观察丛书主编,中国残障观察CDO发起人,残库网发起人。中国首位引入残障自助组织(DPO)的模式进行本土实践并发展,长期致力于残障研究、残障社群及DPO的培育。曾主持多项国际残障者权益保障项目,编写中国第一份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国实施情况的民间报告,主编2014-2015/2016年度《中国残障观察报告》等著作。

6.机构简介

(1)发起方:北京城市学院社工实务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依托,以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社会工作专业为主体,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并提供专业社工服务,为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开展提供智力支持,致力于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社工实务人才。

(2)发起方:益宝·心智宝:

我国首个专项为公益人和低收入、特殊人群提供综合保障服务的平台,获得北京市和中国慈展会的社会企业双重认证,兼具丰富的实务和理论经验,在公益行业和残障人群等群体保障领域具有丰富服务经验,提升了公益组织、公益从业者、特定人群的风险应对能力,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事业。

心智宝由益宝计划发起,为我国心智障碍者设计推出的公益性保险保障项目。成立以来,已经为全国近50000名心智障碍者提供了基本的大病和意外保障,已悦200个家庭获得理赔。

(3)联合实施方: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北京城市学院共同设立的正规非全日制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下属有研究院、学院、分中心,主要向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等机构提供专题化、定制化以及入校内训等各类培训。

(4)联合发起方:

西安联众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2020年5月在西安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致力于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社区创新服务为载体,构建一个有价值、有温度、有洞见的支持性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简称融爱融乐):2011年由家长自发成立,为家长们提供知识讲座和交流平台,为心智障碍者提供融合性文体活动及支持性就业项目,倡导融合教育、社区生活和自我倡导。

上海慧灵:慧灵服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1990年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的公益组织之一,服务对象主要为成年智障人士,坚持社区化、正常化的理念开展服务。20多年来,慧灵先后在广州、北京、西安扎根。2014年发起创立上海慧灵。

北京市丰台区利智社会工作事务所(简称利智):创办于2013年,为社区身心障碍者及家庭开展社区融合服务,为心智服务机构及各级社会团体开展支持性就业及自主生活的技术输出,支持成年心智障碍领域专业社工人才建设;推动成年心智障碍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

成都天使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成都天使心):创办于2016年,是成都市民政局下注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整合专业资源,提供家长和手足心理支持、专业辅导与关怀、喘息等各项服务,在校园、企业、社区和各城市推动关爱身心障碍者家庭友好观念。

融易咨询: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提供专业的残障融合和多元化战略咨询的社会企业,致力于协助更多个人、企业和机构成为多元融合的受益者,服务过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政府、联合国系统、残障组织等,网络遍及企业、政府、特殊学校、残障社群和服务机构。

(二)社会工作者金融能力通识性培训

1. 培训背景

(1)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社会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将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使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我国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包括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创新能力等。随着金融对社会公众的生活状况和质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公益从业人员的金融能力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

2)国内外金融社会工作发展

国外金融社会工作研究和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从美国开始,至今在国际上发展迅速。迈克尔·谢若登提出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理论,倡导通过“个人发展账户”、“儿童发展账户”等协助贫困家庭与儿童通过资产建设获得可行能力的提升。2015年,美国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学会将参与解决针对穷人的普惠金融服务与金融能力建设作为社会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近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界提出金融社会工作教学大纲,在20多所社工教育机构实施。可以看出,在国际社会工作界,专业金融社会工作研究、教育和实务属于比较前沿且发展迅速的领域。

国内对金融社会工作的关注近些年不断提升,正如北京大学王思斌等诸多国内著名学者撰文提出,发展金融社会工作乃是适应中国社会工作转型所需,对推动社会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提升其介入社会治理和扶危济困的效能、促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深化改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推进本土金融社会工作服务、教育和研究等工作的发展,我国各地组织开展了有关金融社会工作的多项论坛交流会,部分财经类院校将“金融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结合本土经验发展,将有可能成为与国际前沿对话的优先领域之一。但我国金融社会工作教育、实务及研究都还不成熟,国家相关政策举措还不到位,国际国内相关经验交流还不完全不充分。

我国社会工作者金融素养总体不高。2019年针对我国公益从业者金融素养的一项全国调研发现,只有约1/5的从业者自身在金融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较好,绝大部分处于中等及较低水平。

(3)金融能力对于社会工作者和公益从业者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许多社会服务从业者身处一线,所面对和服务的对象往往是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困境。我国民众日常金融生活日益复杂,收入与资产不平等加剧,需要民众(包括低收入人群、弱势人群)具备基础的金融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我国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金融知识水平低,面向他们的基础金融服务不足,因此指引和协助服务对象处理他们的家庭经济和金融事务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这些服务的往往是公益从业者,而不一定是金融专业人员,因此需要公益从业者具有金融能力,能够胜任帮助他们的服务对象处理相关的家庭经济和金融事务的要求。

第二,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和处理自已生活中的金融风险,需要提高自己的金融能力。鉴于我国公益从业者目前收入总体较低,福利、保险保障状况较差,《中国公益人保障状况调查报告》(2017)中显示,“超过80%公益人担心自己或家人遭遇大病或严重的意外事故无力治疗”;但“55.24%的公益人没有存款,存款1到1万元占比8.41%,存款1万以上、5万以下的比例为13.71%,存款在5万以上仅占比36%”(益宝计划,2017);而且,特殊场景下公益从业者还会遭遇较高的职业风险;公益从业者如果缺乏金融能力,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金融福祉,就会影响自己提供的公益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三、社工组织和公益机构的资金往往都是依赖于外部捐助和政府采购服务,自身资金积累较少,由此需要从业者有金融能力来更好地管理机构资产,降低机构资产管理风险,提升资产管理效率,以保证机构长期发展。

总之,在此背景下,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帮助弱势群体的重要力量,从业者必须掌握为低收入和弱势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更多服务对象和自身、所在机构获得所需的基础金融服务。

2.项目内容

(1)联合开展中国社会工作者金融能力培训。根据社会工作者金融素养现状和需求专题调查结果,组建专家团队,针对性设计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和线下培训的形式,对社会工作者进行金融能力培训,提升其金融素养。培训完成后,社会工作者可获得《社会工作者金融能力》证书。

(2)筹备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金融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邀请金融社会工作领域专家、愿意参与推动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机构参与,联合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培训项目,合作推动我国金融社会工作的发展。

3.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旨在帮助社会工作者:

(1)了解和掌握自身所需的金融知识,具有可以处理自身及家庭金融实务所需素养,提升金融意识和信心;

(2)了解和掌握日常工作和机构管理及运营所需金融知识,具有处理机构金融实务所需素养和能力;

(3)学习和掌握为服务对象开展金融能力建设和服务项目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主动设计和有效实施服务对象所需的金融服务项目;